My pages

This page shows my ...

2010年1月18日 星期一

「水來土掩」與「挖水溝」

今天在事務工作會議上,談到學校的一般性行政工作業務,有時候真的很繁忙,事情像波浪一樣,一波一波的湧過來,行政人員只有一波一波的見招拆招,真的只能這樣嗎?

做個比喻,如果行政事務像是洪水一樣,大水一來,俗話說:「兵來將擋,水來土掩」,當然很多時候、很多事情,就是這麼處理完成這些事務性工作,再深入思考探討,所謂的「『兵』來將擋,『水』來土掩」,當『兵』、『水』都來了,才來擋、才來掩,會不會手忙腳亂而急就章呢?

其實對一般行政業務而言,都有其週期性、重複性,少則每年一次,多則每月、每週、甚至每天面對同樣的工作,因此,可以說很多業務工作都是可預期的,什麼時候『兵』會來、『水』會來?從什麼地方來?為何而來?可以說是相當明確的。

本文要說的是「挖水溝」理論,當我們知道有「水」要來、何時會來,事實上,就可以預先挖好水溝,當「水」來的時候,自然就是「水到渠成」,已經順利的流到預先完成挖好的水溝,很順暢地讓「水」流過而能完成「水」的工作。

「挖水溝」理論不僅可以應用在行政事務,也可應用在生涯規劃,怎麼說呢?每個人將來都會進到就業職場,各個職場中所需要的一般能力與專業能力,不是都可以預期的嗎?如果,莘莘學子們在就學期間,就有「挖水溝」理念的準備,相信未來進入職場,都可以很快達到「水到渠成」的目標。

那麼「挖水溝」要挖在哪裡?要挖幾條?挖多長?挖多深?要如何挖呢?這是沒有標準答案,完全在於個人的認知與準備,當然也可以不用挖,這也是選項之一。

「挖水溝」可以只挖一條又深、又長,也可以挖出兩條、三條或更多,但是要有個認知,人的時間精力有限,不諱言事實上每個人也是能力有別,怎樣做「挖水溝」的準備,尤賴個人的抉擇。

從來不「挖水溝」的人,可以確定都是在做「水來土掩」的工作,而對於挖不對水溝、或水流不進自己所挖水溝的人,可能掩土掩不完,如何能有效的挖水溝,仍然是自我的挑戰。

人家說「努力不一定成功」,可是「不努力更難成功」,這裡不談「成功」是什麼,但是可以知道,努力「挖水溝」,水都不一定流進來,不「挖水溝」,肯定只有去「土掩」了。

您做過「水來土掩」的事嗎?您「挖水溝」嗎?
您「挖水溝」挖了幾條?挖得夠深嗎?挖得夠長嗎?還在挖嗎?

2010/01/08

相關連結:談「流程化」之行政措施談「急就章」與「永續性」之行政措施

感覺、感受、感應

「感覺、感受、感應」這三個感的組合,第一次在林醫師介紹時,還不甚了解其意義,慢慢地終於對「感覺、感受、感應」有了一些體會,是否正確合宜、有道理,就請大家參考。

譬如說天氣變冷了,人們先是有了覺知天冷了,這就是「感覺」,或許冷得讓人寒風刺骨,這就是「感受」,也由於「感覺、感受」了天冷,會去添加衣物,這就是「感應」,不過這算是小「感應」,在「感覺」冷、「感受」冷,而能發出人溺己溺的思維與行動,這就是有大「感應」。

學習也是一種「感覺、感受、感應」的過程,例如在閱讀一本書或一篇文章,由文中字裡行間,首先可能對文章內容有一點「感覺」,就是知道了這篇文章的概要,如果對文章內容有進一步的體會,那就是「感受」,再來如果能將文章中所「感覺」、所「感受」到的內涵,發揮應用出來這就是「感應」了!

擔任老師的教學工作,以個人教學經驗來說,開始教書授課的幾年,其實還在摸索教學方式以及所教授的內容,這就是第一階段的「感覺」,有了數年授課經驗,除了汲取教的經驗,對於所授課的專業內涵更有體會,此時可謂是第二階段的「感受」,此時的老師應該已經不錯了,若能到第三階段的「感應」,那可就是教的是得心應手,教的內容更可旁徵博引,到了「感應」的階段,這個「感應」的力量有大、有小,就看個人「感應」的程度,有人在教學授課後,會著書出版,就「感應」出了一本教科書,有人在「感覺、感受」學生的學習成效,會隨時修正教學方法,而能「感應」出不同的教學方式,也有人能設計不同的考題、作業題目,年年嘗試與改變,這也是教學上「感應」的另一種呈現。

到這裡所說的「感覺」、「感受」、「感應」的三個階段、三個層次,再綜合說明:
  1. 「感覺」:對人事物的外在有初步的認識與淺層的覺知。
  2. 「感受」:對人事物的內涵有進一步了解與深層的受知。
  3. 「感應」:對人事物的所感覺與感受,而能引發起對此人事物的反應,此「感應」則有如前述的大「感應」、小「感應」之別。

再多舉幾個例子,以認識一個人來說,知道其姓名、高矮胖瘦,這是第一層的「感覺」,若能知此人的性情、喜好、專長等等,這是第二層的「感受」,若是能與此人一起分勞解憂、同甘共苦,可以說,與此人有「感應」了。

若以看報紙上的新聞來說,「感覺」是得知這個新聞事件,「感受」是對此新聞認知的影響、或是如專家評論的認知,「感應」則可以說,是自己對此新聞事件的反應、甚至是對社會大眾反映的感應。

在餐廳吃到一道佳餚,這是第一層次的「感覺」,為什麼會認為是佳餚可能是家鄉味、媽媽的味道、山珍海味等等,這就是佳餚的「感受」,如果讓自己想要去煮出來、要去推薦、分享,這或許可稱為是「感應」了。

讀者也可以來分享一下對人事物「感覺」、「感受」、「感應」的看法!其實,在閱讀本篇文章,就有「感覺」、「感受」、「感應」之別,如果沒有感應,有幾個可能性,作者文筆不佳,沒能表達出重點,又或許是作者對此三感的「感應」還不夠。總之,「感覺」、「感受」、「感應」仍是可以讓大家思考的議題。


2010/01/01

相關連結:從英文字看生活態度「象」與「相」

free counter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