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 pages

This page shows my ...

2009年6月3日 星期三

「磨」與「魔」


在前文「初積」中,最後一句話是「去感覺、感受、感應這個『初積』的魔力」。昨日在林醫師那兒,又學到「磨」與「魔」這兩個字的意義。

為了確定這兩個字的意思,抽空上網找到同文書局原版之康熙字典(http://www.kangxizidian.com/),以下摘錄所查到的內容。

「磨」(第835頁),摘錄解釋如下:

  • 【說文】本作”石靡”。
  • 【爾雅釋器】石謂之磨。
  • 【詩衛風】如琢如磨。
  • 【說文】石磑也。
  • 【正字通】俗謂磑曰磨,以磑合兩石中琢縱橫齒能旋轉碎物成屑也。
  • 【天文志】如蟻旋磨。
  • 【韻會】通作摩。
  • 【左傳昭十二年】摩厲以須。
  • 【前漢董仲舒傳】摩民以誼。
  • 【梅福傳】厲世摩鈍。

「魔」(第1462頁),摘錄解釋如下:

  • 【說文】鬼也。
  • 【楞嚴經】降服諸魔。又天魔舞。
  • 【王建宮詞】子大夫魔舞袖長。
  • 【正字通】譯經論曰:魔古从石作磨”石靡”省也。梁武帝改从鬼。

至此可知,在佛家經典中,「魔」字在古文中應為「磨」,在梁武帝時,才將「磨」改為「魔」。由「魔」,鬼也,那麼「鬼」是什麼?(第1460頁),摘錄解釋如下:

  • 【說文】人所歸為鬼,从人象鬼頭,鬼陰气賊害从ㄙ。
  • 【爾雅釋訓】鬼之為言歸也。
  • 【詩小雅】為鬼為蜮。
  • 【禮禮運】列於鬼神。【註】鬼者精魂所歸。
  • 【列子天瑞篇】精神離形各歸其真,故謂之鬼。鬼,歸也,歸其真宅。
  • 【易既濟】高宗伐鬼方。【詩大雅】覃及鬼方。【傳】鬼方,遠方也。
  • 星名【史記天官書】輿鬼鬼祠事中白者為質。
  • 鳥鬼【杜甫遣悶詩】家家養鳥鬼。【漫叟詩話】川人家家養猪作鳥鬼聲故謂之鳥鬼。
  • 【夢溪筆談】蘷州圖經稱峽中人,皆養鸕鷀以繩繫頸使捕魚,得則倒提出之,謂之鳥鬼。
  • 【元微之江陵詩】病賽鳥稱鬼【自註】南人染病競賽鳥鬼。

原來經典中的「魔」是「磨」,是要「如琢如磨」,要磨練砥礪的意思,而在梁武帝時,以「魔」取代了「磨」,後世也就一直沿用,而失去了原始「磨」的真義,真所謂「差之毫米,失之千里」,有著與一般人所認知「魔」之天壤之別。

又「魔」字中有個鬼,在一般人印象中,鬼畢竟是不好的東西,然而看一下康熙字典中的解釋,「鬼」是歸也,人往生或許稱為鬼,其實是「歸」,歸其真宅,歸於塵土、歸於本然、自然之中。

本文要闡述的是「磨」,在前文「初積」的體驗中,要體驗其「魔力」,或許是需要「磨礪」才是。就算是要「魔力」,也是真正歸於本然「鬼」的「魔」,而不是一般人印象中「鬼」的「魔」。

2009/04/27

相關連結:「實」與「虛」「象」與「相」

事有終始

「物有本末,事有終始」,這兩句話相信大家都相當熟悉,有次與林醫師的談話聊天中,他提到了「事有終始」的重要性。

是啊!為什麼不是「事有始終」而是「事有終始」,我們不是常常教導小朋友,做事要有始有終,不可半途而廢,那麼古諺卻說是「事有終始」,確實是值得去思考探索的疑問。

就以作研究來說,當我們在進行一項研究規劃,雖然會著重於研究方法、步驟的思考,其實再深入追究一下,我們都有設定一個預期成果,這就是「終」,依據這個「終」的預期成果,研究人員便開始思索如何開「始」進行研究,以能達到這個「終」的預期成果。

再以寫一份報告為例,尚未學會撰寫技術報告的一般學子,可能一開始就一頭栽入,從報告的前言、研究方法、結果與討論及結論等架構,一脈的邏輯下進行撰寫,然而,若從另一個角度來說,一份報告皆有其目的及其欲達到傳達訊息的重點,如果能由所欲完成報告「終」的成果來思考,再來開「始」報告的規劃與撰寫,應該會更有效率,也更可具體地、有效地表達內涵,因為在撰寫報告過程中,隨時都考慮了「終」的需求。

如果以生活上的事情來說,吃飯的「終」是飽,能滿足飢餓,所以有「始」的煮飯燒菜,媽媽的菜餚呈現在飯桌上的佳餚美食,大家可以思考一下,是先有「終」,還是先有「始」?

對於一般工作上的事務,如果能由「事有終始」的角度去思考,很可會有事半功倍的效果,例如,今天參加了一個鼓勵性的補助審查會議,這固然已經是現在進行中的事,如果以「事有終始」來看這件鼓勵與補助方案,「終」是什麼?「終」是要鼓勵,達到預定的鼓勵效果,所以有了「始」,訂定了補助辦法,召開審查補助案件之會議,審議通過、執行、推動、乃至於結案,而更要思考的是,是否真的完成了「終」的鼓勵與補助實質效果?

一家公司為了創造業績,這個「終」極的目標是業績的成長,如何達到「終」這個目標,當然每家公司都會有其「始」的作法與推動方案,仔細想想,這不就是「事有終始」的理念。

最近幾位朋友的小孩準備大學入學甄試,請個人給予指導,如何參與面試、面談之準備等,個人的輔導理念,就從「事有終始」去引導這幾位高中生的思考與準備。參與甄試的「終」是希望考上理想的科系學校,如何能「終」,是考生的努力目標,唯有知道「終」,才能妥善適切地規劃「始」,隨時掌握「終」,才能在「始」的過程中,穩定邁向「終」的目標。

在人生道路上,有太多的人事物義,人生的「終」是什麼?人生的「始」是什麼?就肉體來說,不還是赤裸裸的來、赤裸裸的去,人生「終」的真諦是什麼?人的出生是「終」,還是「始」?到底是「事有終始」?還是「事有始終」,就請大家提出自己的看法吧!

2009/04/21

相關連結:知行止初積

free counter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