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 pages

This page shows my ...

2008年11月26日 星期三

「實」與「虛」

今日再想到這兩個字,是最近有機會到西安參觀某一寺廟時,一位女居士擔任導遊介紹該寺的過去歷史與事蹟,同時也說了許多勸人修行向善等發人省思的巧語,可以知道這位女居士佛學知識豐富,隨口即能娓娓道來,相當流暢也讓我們一行人學得很多。

當講到開光法會,聚集全中國一千多個高僧,一齊誦經祈福,也為寺中一萬多個佛像舉行開光儀式及加持,所謂「開光」個人了解不多,但是由「實」與「虛」的角度來探討,或許可以評斷出端倪。

「實」是實實在在、可以論證、可以確實的評斷,人人可以考證確認的,「虛」則是不實在的、虛幻的、憑空想像的、無法說服所有人的。以「實」來說,勸人行善這是「實」,但是如果說行善可以積陰德,可以造福子孫,這後面的因果則顯得「虛」了,其實如果能著重於強調行善,大可不必提到行善之後的如何如何,這「行善」是「實」,而這個「如何如何」是「虛」。

再說到宗教的種種,固然每個宗教及其信徒都有其信仰與理念,也有激發人性「善」本質的一面,這就是「實」。若以「虛」來看,恐怕諸多教派都落於威脅、利誘,其實下地獄之說,某種程度來說不就是威脅,而上天堂、得永生、得福報,不就是利誘,況且天堂、地獄,或是永生及福報,仔細想想不就是虛無飄渺的「虛」嗎?

「實」是可以明明白白的辨別,可以切切實實的論證,四時運行、草木更生、寒暖溫涼、天地宇宙,有我們人類已知與未知的「實」,父慈子孝、社會倫常、兄友弟恭、道德正義,這是優良的「實」的倫理道統,台灣社會需要的是這樣的「實」法,人們能腳踏實地、忠於職守、信於朋友、孝悌父母、仁民愛物,說起來有點八股,但是仍是「實」於今朝社會不變的道理。

台灣社會的諸多亂象,多半起於「虛」的空幻、憑空想像、與不切實際、無法辨證、論證的假說,這種「虛」的說法、作法都是對台灣社會優良傳統美德的致命傷。

雖然神話故事多半是「虛」的,然而是「虛」中帶「實」的,例如嫦娥奔月,沒有人會說奔月是「實」的,不過故事中的隱喻與發人深省的意涵,的確是「實」的。虛實是一體之兩面,端視人們是用「實」、或用「虛」,強調奔月是「虛」,勸人知足常樂才是「實」。

朋友們,試試看以「實」與「虛」來檢視自己的一言一行,多說「實」話、多行「實」法。說「實」話是,有根據、有論述、有條理、有邏輯、不憑空、不想像、不揣測,凡事往好的面向去思考、去說話,進而去行「實」的法,「思益清淨」是行「實」法的最高指導原則。

2008/10/30

相關連結:感覺、感受、感應「象」與「相」

0 個意見:

張貼留言

訂閱 張貼留言 [Atom]

<< 首頁

free counter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