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 pages

This page shows my ...

2010年1月18日 星期一

感覺、感受、感應

「感覺、感受、感應」這三個感的組合,第一次在林醫師介紹時,還不甚了解其意義,慢慢地終於對「感覺、感受、感應」有了一些體會,是否正確合宜、有道理,就請大家參考。

譬如說天氣變冷了,人們先是有了覺知天冷了,這就是「感覺」,或許冷得讓人寒風刺骨,這就是「感受」,也由於「感覺、感受」了天冷,會去添加衣物,這就是「感應」,不過這算是小「感應」,在「感覺」冷、「感受」冷,而能發出人溺己溺的思維與行動,這就是有大「感應」。

學習也是一種「感覺、感受、感應」的過程,例如在閱讀一本書或一篇文章,由文中字裡行間,首先可能對文章內容有一點「感覺」,就是知道了這篇文章的概要,如果對文章內容有進一步的體會,那就是「感受」,再來如果能將文章中所「感覺」、所「感受」到的內涵,發揮應用出來這就是「感應」了!

擔任老師的教學工作,以個人教學經驗來說,開始教書授課的幾年,其實還在摸索教學方式以及所教授的內容,這就是第一階段的「感覺」,有了數年授課經驗,除了汲取教的經驗,對於所授課的專業內涵更有體會,此時可謂是第二階段的「感受」,此時的老師應該已經不錯了,若能到第三階段的「感應」,那可就是教的是得心應手,教的內容更可旁徵博引,到了「感應」的階段,這個「感應」的力量有大、有小,就看個人「感應」的程度,有人在教學授課後,會著書出版,就「感應」出了一本教科書,有人在「感覺、感受」學生的學習成效,會隨時修正教學方法,而能「感應」出不同的教學方式,也有人能設計不同的考題、作業題目,年年嘗試與改變,這也是教學上「感應」的另一種呈現。

到這裡所說的「感覺」、「感受」、「感應」的三個階段、三個層次,再綜合說明:
  1. 「感覺」:對人事物的外在有初步的認識與淺層的覺知。
  2. 「感受」:對人事物的內涵有進一步了解與深層的受知。
  3. 「感應」:對人事物的所感覺與感受,而能引發起對此人事物的反應,此「感應」則有如前述的大「感應」、小「感應」之別。

再多舉幾個例子,以認識一個人來說,知道其姓名、高矮胖瘦,這是第一層的「感覺」,若能知此人的性情、喜好、專長等等,這是第二層的「感受」,若是能與此人一起分勞解憂、同甘共苦,可以說,與此人有「感應」了。

若以看報紙上的新聞來說,「感覺」是得知這個新聞事件,「感受」是對此新聞認知的影響、或是如專家評論的認知,「感應」則可以說,是自己對此新聞事件的反應、甚至是對社會大眾反映的感應。

在餐廳吃到一道佳餚,這是第一層次的「感覺」,為什麼會認為是佳餚可能是家鄉味、媽媽的味道、山珍海味等等,這就是佳餚的「感受」,如果讓自己想要去煮出來、要去推薦、分享,這或許可稱為是「感應」了。

讀者也可以來分享一下對人事物「感覺」、「感受」、「感應」的看法!其實,在閱讀本篇文章,就有「感覺」、「感受」、「感應」之別,如果沒有感應,有幾個可能性,作者文筆不佳,沒能表達出重點,又或許是作者對此三感的「感應」還不夠。總之,「感覺」、「感受」、「感應」仍是可以讓大家思考的議題。


2010/01/01

相關連結:從英文字看生活態度「象」與「相」

1 個意見:

Blogger wind3896 提到...

很棒的分享,謝謝。

2016年11月13日 上午8:45  

張貼留言

訂閱 張貼留言 [Atom]

<< 首頁

free counter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