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 pages

This page shows my ...

2009年6月3日 星期三

事有終始

「物有本末,事有終始」,這兩句話相信大家都相當熟悉,有次與林醫師的談話聊天中,他提到了「事有終始」的重要性。

是啊!為什麼不是「事有始終」而是「事有終始」,我們不是常常教導小朋友,做事要有始有終,不可半途而廢,那麼古諺卻說是「事有終始」,確實是值得去思考探索的疑問。

就以作研究來說,當我們在進行一項研究規劃,雖然會著重於研究方法、步驟的思考,其實再深入追究一下,我們都有設定一個預期成果,這就是「終」,依據這個「終」的預期成果,研究人員便開始思索如何開「始」進行研究,以能達到這個「終」的預期成果。

再以寫一份報告為例,尚未學會撰寫技術報告的一般學子,可能一開始就一頭栽入,從報告的前言、研究方法、結果與討論及結論等架構,一脈的邏輯下進行撰寫,然而,若從另一個角度來說,一份報告皆有其目的及其欲達到傳達訊息的重點,如果能由所欲完成報告「終」的成果來思考,再來開「始」報告的規劃與撰寫,應該會更有效率,也更可具體地、有效地表達內涵,因為在撰寫報告過程中,隨時都考慮了「終」的需求。

如果以生活上的事情來說,吃飯的「終」是飽,能滿足飢餓,所以有「始」的煮飯燒菜,媽媽的菜餚呈現在飯桌上的佳餚美食,大家可以思考一下,是先有「終」,還是先有「始」?

對於一般工作上的事務,如果能由「事有終始」的角度去思考,很可會有事半功倍的效果,例如,今天參加了一個鼓勵性的補助審查會議,這固然已經是現在進行中的事,如果以「事有終始」來看這件鼓勵與補助方案,「終」是什麼?「終」是要鼓勵,達到預定的鼓勵效果,所以有了「始」,訂定了補助辦法,召開審查補助案件之會議,審議通過、執行、推動、乃至於結案,而更要思考的是,是否真的完成了「終」的鼓勵與補助實質效果?

一家公司為了創造業績,這個「終」極的目標是業績的成長,如何達到「終」這個目標,當然每家公司都會有其「始」的作法與推動方案,仔細想想,這不就是「事有終始」的理念。

最近幾位朋友的小孩準備大學入學甄試,請個人給予指導,如何參與面試、面談之準備等,個人的輔導理念,就從「事有終始」去引導這幾位高中生的思考與準備。參與甄試的「終」是希望考上理想的科系學校,如何能「終」,是考生的努力目標,唯有知道「終」,才能妥善適切地規劃「始」,隨時掌握「終」,才能在「始」的過程中,穩定邁向「終」的目標。

在人生道路上,有太多的人事物義,人生的「終」是什麼?人生的「始」是什麼?就肉體來說,不還是赤裸裸的來、赤裸裸的去,人生「終」的真諦是什麼?人的出生是「終」,還是「始」?到底是「事有終始」?還是「事有始終」,就請大家提出自己的看法吧!

2009/04/21

相關連結:知行止初積

1 個意見:

Anonymous liangzong 提到...

看了這篇文章有一點感想
冒昧寫一下個人的淺見
事有終始-
是一種思考的模式,做任何事都要目標,為了完成目標,接著付諸對應的行動。
有始有終-
廣義來說指的是做任何事情的所抱持的態度,一開始的努力到最後的ENDING,都能不半途而廢。
前者偏向於'知'後者著重於'行'至於【知行合一】的道理那又另話了

2009年12月2日 上午8:33  

張貼留言

訂閱 張貼留言 [Atom]

<< 首頁

free counter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