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 pages

This page shows my ...

2018年3月31日 星期六

讀林醫師先生撰寫【心經】閱讀心得(I)


摘錄心經到目前閱讀心得的進度觀自在菩薩,行深般若波羅密多時,照見五蘊皆空,度一切苦厄。舍利子,色不異空,空不異色,色即是空,空即是色;受想行識, 亦復如是。舍利子, 是諸法空相」。

林醫師在往生之前,寫給我們看的最後一本完整的經典解釋,就是這本心經。其中,:盡心而已;:要有經緯才能織布。原來,讀心經,是要:盡心地順著經緯才能織出一塊布,或許讀心經就是要好好織一塊每個人的人生之布

看了好多遍,其實,問號(?) 屢屢標註出現在講義之中,因為,實在有太多抓不到頭緒,也沒能感受出先生要寫的重點、意涵,或是先生想要表達的意思。

寫這一篇,是希望在此當下,自己有這個當下的體會,不知道對、或不對,就是寫下來,對自己而言,就是備忘;如果,有發表出來,就是向大家分享自己的閱讀心經心得。

圖片中,是前兩週在閱讀後,畫下來的圖像,就來談一談我畫此圖的過程,也相當於是我個人的體會,嘗試就這張圖寫一下個人現下的感覺感受,寫下來就是感應,我也不知道的正不正確?

1.      中央:畫了個示圖樣,站在八苦」之上。「生老病死」苦、愛別離苦、怨憎會苦、求不得苦、五蘊盛苦(有一說:放不下苦)。此等就是八苦」:生老病死、愛別離、怨憎、求不得、放不下。
2.      everything in the material world,任何在物質世界的一切,都是。這些」,包含了【色聲香味觸法】,人們以【眼耳鼻舌身意】去」。
3.      to feel,每個人都會去感受這個,因為,就是這個大千世界,本來就在那裡,是我們感受、來感受這個的大千世界。「去」感受,是主動的,「來」感受是被動的。
4.      」:to think,當我們「受」了這麼多的「色」,自然就會有了「想」法,不管是怎樣的想法,肯定都有「想」。這個「想」,真的是「心」裡面的「相」,人可以看到「象」嗎?
5.      」:to act,由這些「想」法,可能都會出現對應的「行」動,就是「感應」,不管「應」出怎樣的「行」,確實就是這樣的「應」「行」了。
6.      」:to knowto differentiate,在這樣的錯綜複雜的「色」、「受」、「想」、「行」的過程中,又有新的「色」、「受」、「想」、「行」不斷的出現,人們就有了「識」,有了自己的判斷、覺知。是否「學覺觀禪」就是在講這個「識」的過程呢?
7.      在「色」、「受」、「想」、「行」、「識」的過程中,人們以【眼耳鼻舌身意】去這個大千世界的 ,對應「觀」到的是【色聲香味觸法】,眼see 色、耳hear 聲、鼻 smell 香、舌 taste 味、身 touch 觸覺、意 feel 法。這個「觀」的境界,可能也有「感覺」、「感受」、「感應」的不同層次之「觀」。【感覺、感受、感應
8.      紅色虛線的圈圈:這是「空」的「界」,This is a moving boundary that cannot been seen, touched or sketched. Therefore, I draw the circle as the dotted line。也意味著人在這個無形邊界的「大千世界」中流轉。這個圈圈框住了「人」、「八苦」、「色」、「受」、「想」、「行」、「識」的循環過程。如果,人都在這個圈圈裡循環,那麼還在「此岸」,如果能夠跳出圈圈之外,可能就是到達了「彼岸」。寫到這裡交待了人在「空」的大千世界之中,開始來看心經內文。
9.      to look at the picture in the circle,在天、天空的位置來看,在「神」、「佛」、「上帝」的角度來看,在你我他它的「他」的角度看,你我等「人」就在這個圈圈中的循環。要「觀」,就是要以「他」的角度來看「人事物」,比較客觀吧!【
10.  自在」:是「自」己能夠「知」「止」,古云:靜定安慮得,「得」或許就是近似於「空」。或許是可以「觀」「得」「空」的這個圈圈邊界。【不時不空,不空不時
11.  菩薩」:就是「菩提薩(ㄉㄨㄛˇ)」,想修行成佛者,先生對「菩薩」的詮釋是「覺而有情」。「覺」或許是「覺悟」,自己對「覺悟」的一個詮釋是「學見吾心」,如果能夠學習而見到自己的心,就是「覺而有情」嗎?
12.  觀自在菩薩」:「觀」著「人」,尤其是「觀」自己在這個圈圈中的循環,能夠「自在」,就是能夠「知」「止」【知行止】,或許就能夠「靜定安慮得」,得甚麼呢?「空」而已!
13.  行深:應該就是指修行吧?修行要能夠深入含藏,先生說:「修行」不是ㄒㄧㄡ」「ㄒㄧㄥˊ」,是「ㄒㄧ」「ㄏㄤˊ」,我推測先生指的應該是:行深要不著於「相」,要體會行深的「象」吧!【「象」與「相」
14.  般若:是智慧」。「行深」修行的夠深,會有「般若」的「智慧」。甚麼是「智慧」?能將「色受想行識」的「識」,知識、智識,轉換成「智慧」嗎?
15.  波羅密多:是到彼岸」。行深、得智慧、可大功告成,這個「彼岸」、「大功」在哪裡?或許是在體會出那個「空」的圈圈邊界。
16.  :時中、切中,「行深」「般若」「波羅密多」通常就在那「一時光中」的「靈光乍現」。如果能夠常常有那「一時光中」,那真的是「觀自在菩薩」了。
17.  行深般若波羅密多時:修行深入、增長智慧、可以體會到達彼岸的那一瞬間(時中)」的一瞬之間的「一時光中」。
18.  照見五蘊皆空:當此「覺」時,也就是「覺」時那「一時光中」,當然就能夠「照見五蘊皆空」,在「色」、「受」、「想」、「行」、「識」的過程中,體會出那個「空」的圈圈邊界。
19.  度一切苦厄「度」是不同的角度,in a different point of view to see all pains of the world be “empty”,從不同的角度去看、去觀這一切苦厄,都在這個「空」的圈圈邊界吧!
20.  舍利子「舍」是在這個「空」的圈圈範圍,「利」能夠使之合適合宜,「子」是合宜的方法/法子/種子。「舍利子」是人們在這個「空」的圈圈範圍內之大千世界,都能夠以合宜的方法,「覺」出這個「舍」「利」「子」。
21.  色不異空、空不異色、色即是空、空即是色:當「覺」出這個「舍」「利」「子」,原來本質上「色」與「空」是分辨不出來的、就是一樣的。後記:又想,如果,僅是這樣的解釋,為什麼心經要花16個字來說明呢?any way,先這樣吧!
22.  受想行識,亦復如是在「色」、「受」、「想」、「行」、「識」的過程中,也在求個「空」。
23.  舍利子:經過「色」與「空」的「覺」,這個「舍」「利」「子」還是一樣在這個「空」的圈圈範圍而已,不要忘記,這個圈圈框框是假想的、浮動的,「舍」「利」「子」是在使「色」與「空」之合適合宜,就是這樣的方法/法子/種子。
24.  是諸法空相:那麼這個「舍」「利」「子」,肯定是各種法門,都是可以達到「空」的境界。
25.  不生不滅,不垢不淨,不增不減:在「色空」的「界」是沒有「生滅」、「垢淨」、「增減」。
26.  是故空中無色:因為能夠沒有「生滅」、「垢淨」、「增減」,就「空中無色」。
27.  無受想行識,無眼耳鼻舌身意,無色聲香味觸法,無眼界,乃至無意識界,無無明,亦無無明盡,乃至無老死,亦無老死盡,無苦集滅道,無智亦無得,以無所得故:當我們真的能夠「空中無色」,就都「無」下來了。

以上目前的體會,不知道對或不對?請大家指教!

王栢村
2017.10.30初稿
2018.03.02一修
心經全文
觀自在菩薩,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,照見五蘊皆空,度一切苦厄。舍利子,色不異空,空不異色,色即是空,空即是色,受想行識,亦復如是。舍利子,是諸法空相,不生不滅,不垢不淨,不增不減。是故空中無色,無受想行識,無眼耳鼻舌身意,無色聲香味觸法,無眼界,乃至無意識界,無無明,亦無無明盡,乃至無老死,亦無老死盡,無苦集滅道,無智亦無得,以無所得故。菩提薩埵,依般若波羅蜜多故,心無罣礙,無罣礙故,無有恐怖,遠離顛倒夢想,究竟涅槃。三世諸佛,依般若波羅波多故,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。故知般若波羅蜜多,是大神咒,是大明咒,是無上咒,是無等等咒,能除一切苦,真實不虛。故說般若波羅蜜多咒。即說咒曰:揭諦揭諦,波羅揭諦,波羅僧揭諦,菩提薩婆訶。



0 個意見:

張貼留言

訂閱 張貼留言 [Atom]

<< 首頁

free counters